劍圖報道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
能夠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數(shù)量眾多,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一定非漢字莫屬。
這不僅因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
更是因為漢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
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幾千年來,
漢字與中華文化相伴而行,
共同譜寫了中華文明的不朽篇章。
第14期【劍圖國學課堂】
帶領大家遨游漢字世界,
探尋漢字之美,
領略中華文化的無限魅力!
組織機構(gòu)
主辦單位:梅州市劍英圖書館
支持單位:上海川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是一年四季之首,
是萬物萌生、播種希望的季節(jié)。
趁著濃濃的“春”意,
讓我們一起走近漢字“春”,
感受生機勃勃的春天!
微信掃描上方二維碼,
即可觀看漢字“春”的故事~
春,漢語常用字,讀作chūn,最早見于甲骨文。甲骨文的“春”,左邊的上下是草木,中間是日,表示溫暖的陽光滋潤草木生長;右邊的實際上是“屯”的甲骨文,表示春天到了,種子破土發(fā)芽。“春”本義是草木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后延伸至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漢字“春”的基本釋義
①四季的第一季,春季。
如:春景、溫暖如春。
②指一年的時間。
如:一臥東山三十春。
③比喻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如:青春。
含有“春”字的成語
含有“春”字的成語有很多,而且許多我們熟悉的成語是從古詩詞中提煉出來的。下面,我們通過一句句詩詞來試著猜一猜含有“春”字的成語吧!
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春風得意
【釋義】和暖的春風吹得人稱心如意。舊時指讀書人考中進士后的得意心情。后用來形容人官場騰達或事業(yè)順心時揚揚得意的樣子。
▼▼▼▼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游子吟》
★寸草春暉
【釋義】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子女難以報答。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南唐·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
【釋義】春天的花,秋天的月。指春秋季節(jié)的佳景,泛指美好的時光。也指時序的更迭,歲月的流逝。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春色滿園
【釋義】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荒林春雨足,
新筍迸龍雛。
——宋·張耒《食筍》
★雨后春筍
【釋義】指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現(xiàn)。
樹頭雪過梅猶在,
地上春回柳未知。
——宋·周紫芝
《太倉稊米集·歲杪雨雪連日悶題二首》
★春回大地
【釋義】嚴冬過去,春天再度降臨大地。比喻情勢好轉(zhuǎn),或事情圓滿成功。
桃花爛漫杏花稀,
春色撩人不忍為。
——宋·陸游
《劍南詩稿•山園雜詠五首》
★春色撩人
【釋義】春天的景色引起人們的興致。
春滿人間不知主,
誰言爐冶此中開?
——宋·曾鞏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班春亭》
★春滿人間
【釋義】意為生機勃勃的春意溢滿人間。
萬物隨春醒,
愿大家無論順境逆境,
都能像破土而出的春芽一樣,
伴著春之暖日,迎春啟程,向陽而生!
☆《給孩子的有趣漢字書》
館藏地點:梅州市劍英圖書館少兒部
索書號:H12/47
簡介:本書是讓孩子了解漢字的圖書,選取最新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中需要學習的漢字,旨在通過介紹漢字的產(chǎn)生源頭、造字本義,以及其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隸書的字形演變軌跡,讓孩子對語文課上所學到漢字的深厚文化內(nèi)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體會中國漢字的無窮魅力,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孩子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書中還精選了近百幅精美的圖畫,對漢字予以補充說明,使文字更加直觀,可讀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