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系統(tǒng)管理員 | 時間:2021-08-22 10:26:12 | 瀏覽:1200次
處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四個節(jié)氣。太陽到達黃經150°。我國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jié)。“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這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

喝涼藥茶:節(jié)令飲食習俗,流行于全省各地。南方夏季天氣炎熱,容易受熱中暑和生瘡癤痱子,人們常以一些清熱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藥,如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車前草、香薷、薄荷之類,加上石膏等礦物藥,煎水或開水沖泡,代茶飲,以防暑解熱,稱“涼藥茶”或“涼茶”。所用之藥草,農村多自采,城鎮(zhèn)則藥店有專門配制者供售用。
采菱:在我國民間和古籍中,所說菱包括多種菱科水生草本植物。菱,別名:菱角、水栗、水菱、芰。菱為藥食兼用水生植物,其果肉、殼、葉、莖、蒂及菱粉均可入藥保健,果肉和嫩葉柄可食用。我國傳統(tǒng)醫(yī)藥學認為,菱果肉性味甘、涼、無毒,入腸、胃二經,有清熱祛暑、益氣健胃、除濕祛風等功用。
指到了處暑節(jié)氣,玉米還不出穗,就不會有收成了,趕快割下來喂牲口吧。〔例〕1971年夏末,寶清縣出現(xiàn)了罕見的低溫……按一般情況,“處暑不拉頭,割倒喂老牛”,有關部門已通知要把沒有希望的玉米割了做青貯飼料。處暑在立秋后,白露前,處暑后天氣仍然炎熱。十八盆,指沐浴用水,每天一盆,還得用十八盆,即還有近二十天的熱天氣。〔例〕你以為立秋就涼快啦,沒聽說“處暑十八盆” 嗎? 還有幾天好熱呢!〔例〕處暑日宜雨。諺云:“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實也難收。”〔例〕《紀歷撮要》:“處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勉及時也。……處暑白露,相去月余,而雨露必欲相因者,創(chuàng)始難為功,繼事易為力也。天時不可姑待,而況于人事乎!
內容來源:《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百科知識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