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彈肖邦的曲子,你光看樂譜是不夠的,你還得了解他這個人,了解他所處的時期,這就夠了嗎?不,這還不夠,甚至有人為了彈好一首曲子,特意去學習作曲者國家的語言的。上帝把音樂交給作曲家,作曲家把音樂交給鋼琴家,他就有必要將生命注入到作品中。
《游藝黑白》里有大量的內(nèi)容是討論鋼琴技巧的,例如,許多鋼琴家都關心的一個問題:如何在鋼琴這個鍵盤樂器上彈出人聲歌唱的效果?如何彈出旋律的圓滑奏?我想,這是鋼琴藝術(shù)追求音樂性其中一個很具體的指標。法國最重要的音樂教育家、鋼琴獨奏家與室內(nèi)樂名家之一的魯維耶爾就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他常帶學生一起去聽歌劇,還有各種聲樂作品,他說,聲樂是鋼琴演奏的終極解決之道。歌劇更是音樂最豐富、最復雜,也最全面的藝術(shù)。而我在獲得這觀點后,再聽鋼琴家的演奏就特別留意其是否彈出人聲的旋律感,例如,最近聽到的一盤里赫特,其演奏就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歌唱效果:其音色與句式都仿若歌唱,起承轉(zhuǎn)合之處極為自然。既然歌唱與鋼琴演奏大有關系,那么,反過來說,也可以從一個鋼琴家的演奏中推斷其歌唱特色,這想起來,也頗有意外之趣味。
本書最大的奇妙之處,在于他所建立的紐帶既可以聯(lián)結(jié)音樂作品和非專業(yè)聽眾,也可以聯(lián)結(jié)音樂作品和專業(yè)學習者。對于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聆聽和品味音樂演奏家們的指尖和不吐不快,是擁抱美好音樂最接近的路徑。
來源:豆瓣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