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每一名疲于工作的現(xiàn)代人,都需要身心的撫慰,或是在酒肉里歡暢、或是在山水間玩樂。在忙碌應(yīng)付社會的百般刁難之后,為何不嘗試在白紙黑字中品味眾生呢?
齊魯大地、孔孟之鄉(xiāng)、禮儀之邦......享有各種名號的山東是個療愈身心的好地方,坐落于山東、身為五岳之一的泰山更是人盡皆知的游覽圣地。古往今來,它的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總是吸引著各路文人。讓我們回望塵封的過去:無數(shù)描繪泰山美景的詩篇,正等待我們?nèi)ひ挕⑷グl(fā)現(xiàn)......
《望岳》
唐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是一名被稱贊為“詩圣”的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早年飽讀詩書,卻無法依此謀得一官半職。
這首詩不辱杜甫“少陵野老”的名號,氣宇軒昂、磅礴豪邁,字里行間無時無刻不抒發(fā)著杜甫的壯志凌云:重重云霧滌蕩胸懷,翩翩歸鳥望眼大開。
短短四十字,便把泰山的壯麗雄偉潑灑得淋漓盡致,即便杜甫尚未攀上泰山之巔,也依然能胸懷壯志地作下這首詩篇,字詞宏大而不生澀,令人嘖嘖稱贊。
岱宗:泰山。古代以泰山為五岳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
蕩胸:心胸?fù)u蕩。
決:裂開。
眥:眼眶。
會當(dāng):終當(dāng),定要。
詩中的“凌”是指?
《登泰山》
元 · 張養(yǎng)浩
風(fēng)云一舉到天關(guān),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這首詩由元朝散曲大家張養(yǎng)浩所作,他在官場中鞠躬盡瘁,但在寫下這首詩時,張養(yǎng)浩正值隱居,所以這首詩顯得輕快自然、生機勃勃。
伴隨著和風(fēng)與云煙,目睹著滄海與天際,當(dāng)周遭的壓力盡數(shù)消散,當(dāng)生機盎然的世界逐漸出現(xiàn)在眼前,一名不惑之人自由自在地云游其中,游山玩水、安貧樂道,他神采飛揚地一唱一和,渾然間:整片世界都只剩下齊東野人的歡歌。
詩中的張養(yǎng)浩無拘無束地享受著官場之外的生活,誰能意會到他積勞成疾、逝于任上的結(jié)局呢?
齊州:濟南。
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
笙鶴:仙鶴。
詩中的“井處”是指?
《游泰山六首·其三》
唐 · 李白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yuǎn)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fā)雙云鬟。
笑我晚學(xué)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
好于游山玩水的詩仙李白,也游歷過赫赫有名的泰山,作為著名的浪漫派詩人,他連寫了六首詩來記錄自己在泰山的所見所得。
朝陽微露,他便登上了山頂,厚重的祥云也攔不住李白縈繞游走、在蒼空與大地之間浮游的靈魂;在大自然的手筆下,高山流水一如詩賦一般曲高和寡,恍惚間仿佛睹見了仙童的身影......
這組詩的第三首中,李白將自己的文豪細(xì)胞盡數(shù)揮灑于幻想和灑脫之中,令這首詩浸染著別具一格的情調(diào)。
平明:天亮的時候。
閑:大,廣闊。
值:遇到。
青童:仙童。
凋朱顏:這里指容貌衰老。
詩中的“窈窕”是指?
《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
元 · 王奕
江右書生枉白頭,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
及下誠明真氣貌,方知歲月老春秋。
更須梓就諸公什,焰焰聲名萬古留。
這首詩由生于元朝的王奕所作,王奕是一名著名的道教人士,但依舊不影響他在古詩詞中占據(jù)一角江山。
“手心摩挲著紅日捷足登上泰山,拂袖掀去塵埃笑看天下蒼生。”身為道人,王奕的詩像是飄渺的綢緞一般華麗,他心平氣和地在紙上留下了獨白,心中卻掩蓋不住對壯麗風(fēng)景的熱愛。
每一個詞、每一個字,都透露著王奕不可估量的胸懷,不求功成名就,只愿不枉此生。
江右:江東。
杖藜:拄杖。
佛:通假字“拂”。
梓:雕版印刷時作為刻板的動詞。
詩中的“杖藜”是指?
山巒中埋藏著歲月,湖海里淘洗著今宵。不同的視野、不同的手筆下,呈現(xiàn)著不同的精彩、不同的佳話。在車水馬龍的現(xiàn)代,還有多少人能一別世俗的快意,回歸自然的安詳呢?只希望一篇篇浪漫不羈的詩歌,能存留住記憶深處的水月鏡花。
( 圖片來源:千庫網(wǎng);文字來源:網(wǎng)絡(luò)、原創(chuàng) )
查看答案:https://mp.weixin.qq.com/s/3oszZFp2RL1nWY_i9btGiw
更多詩詞,請看晨星創(chuàng)文中華詩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