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新思想專題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發(fā)行,這是全黨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務。
山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山東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山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唐洲雁在《求是》撰文談了自己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考。
認真學習這部著作及之前出版的第一卷、第二卷,深切體會到“人民至上”這條紅線一以貫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執(zhí)政為民的博大情懷。
這種“無我”狀態(tài),彰顯了一個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和為民情懷,樹立了堅持人民至上的光輝典范。
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也是我們黨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fā)展了這一馬克思主義立場,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黨的根本宗旨,它所為之奮斗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翻身求解放”,誓“為天下勞苦大眾謀幸福”。在艱苦卓絕的斗爭歲月里,毛澤東同志要求全黨時刻都要注意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疾病衛(wèi)生問題等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努力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領導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的莊嚴承諾,昭示了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堅定信念,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指明了前進方向。
井岡山時期,我們黨領導工農武裝割據(jù),依靠人民建立和鞏固革命根據(jù)地;抗戰(zhàn)時期,我們黨放手發(fā)動群眾,依靠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決戰(zhàn)決勝,依靠人民“用小車推出”了中國革命的最后勝利。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黨依靠人民成功經(jīng)受了恢復和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探索經(jīng)濟建設道路、推進改革開放等重大考驗,戰(zhàn)勝了國際風波、金融危機、自然災害、公共衛(wèi)生等諸多風險挑戰(zhàn),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于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
決戰(zh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歸根到底還是要緊緊依靠人民。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的執(zhí)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shù)呢熑巍!?/span>
“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xiāng)親”,大江南北到處都留下習近平總書記訪貧問苦、問計于民的足跡和身影,展現(xiàn)了我們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價值追求。
中央宣傳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外文局編輯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fā)行。圖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的精裝版和平裝版。新華社記者 李賀/攝
人民是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也是黨執(zhí)政最深厚的根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
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三卷,能深刻領會到我們黨近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
牢牢把握“人民至上”這條紅線,對于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