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鵲橋仙》
農歷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七夕佳節(jié)
七夕蘊含著“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jié)日
“愛情”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個永恒話題
但,縱然世人大都品嘗過
依舊無人能定義它
我這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
——沈從文致張兆和
這段話源于沈從文寫給張兆和的一封情書,那些充滿詩意的句子,如今讀來,依然叫人怦然心動。
文人最擅長將自己的情感訴諸于文字,而沈從文作為久負盛名的一代文人大家,除了他和張兆和的愛情被人津津樂道,還留下了如《邊城》《湘行散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邊城》是沈從文久負盛名的作品,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在這部小說中,沈從文描繪了一個如同世外桃源般的邊城小鎮(zhèn),以及一個純粹、美麗而淡淡憂傷的愛情故事。在他的筆下,湘西淳樸天然的人情世道,野性自由的生命形態(tài),以及澄澈純凈的人性,均一一鋪呈開來,婉約而惆悵。沈從文關于“愛”與“美”的美學理想,在這部小說中得到了完整的體現。
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么?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跟你說話,并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談話;就像兩個都經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夏洛蒂·勃朗特《簡愛》
這句話出自名著《簡愛》一書,也成為書中最經典的橋段之一。
《簡·愛》是十九世紀英國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
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楊絳致錢鐘書
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從一見鐘情到相濡以沫63年,用一生的時間來守護對方,將陪伴化作了最長情的告白。他們就是錢鐘書和楊絳。
他們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在這樣一個濫情的年代,我們慶幸還有這樣真摯濃烈的愛戀、這樣情深意堅的伉儷,值得我們永遠膜拜和祭奠。
《我們仨》是錢鐘書夫人楊絳撰寫的家庭生活回憶錄。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后,楊絳在92歲高齡的時候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春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們仨》書籍出版后,印在封面上的這幾句話,濃縮了這部書稿給人的全部感受。
愛情是亙古不變的永恒話題,在這種親密關系里,有年少時期“盼得佳偶,攜手看繁華”的相戀;也有青年時期“舉案齊眉,攜手奮斗”的相知;更有人到暮年“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相守。
七夕來臨,愿所有人都能感受愛情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