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9:30,客都文化公益講堂第19講《客家文化源流與客家山歌傳承》在我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市文廣新局溫文青局長、楊秀微調研員、馬苑華副局長、“客家山歌大師”湯明哲老師、市文化館廖武館長、市劍英圖書館鄔巧容館長等領導以及讀者約200人參加了此次講座。此次講座也是梅州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暨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活動之一。
圖1:溫文青局長向陳小明老師頒發(fā)講師聘書
圖2:本期主講陳小明老師
圖3:活動現場
本期主講邀請了廣東省文化廳原副巡視員、廣東省曲藝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陳小明老師前來授課,講座主題分為兩大部分:客家文化的源流和廣東客家山歌的傳承發(fā)展。陳老師從何為客家人、客家民系、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四個方面闡述了客家文化的源流,讓聽眾對客家文化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在介紹了客家山歌的形成背景之后,陳老師分析了廣東客家山歌的藝術特色并現場示范了客家各地山歌的唱腔,現場氣氛熱烈,在場聽眾都被陳老師幽默風趣的講課語言、邊講邊唱的講課方式吸引住了,掌聲不斷。
圖4:陳老師現場示范各地山歌唱法
圖5:活動現場
改革開放以后,廣東的客家山歌走向了振興,客家山歌發(fā)展采取了許多有力措施,成果豐碩并介紹了客家山歌傳承后繼有人,但也存在青黃不接等問題。因此,陳老師提出了豐富客家山歌的活動形式、不斷推出精品力作促進客家山歌繁榮創(chuàng)新、打造示范性的大型品牌活動擴大客家山歌影響以及加強客家山歌的理論研究等建議來弘揚客家山歌,推動客家山歌的傳承和發(fā)展。
圖6:嘉大學生向陳老師獻花
圖7:參加講座的領導與部分聽眾合影
截至上午12點講座結束,通過梅州市劍英圖書館微信直播收看本期講座的讀者已達8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