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十大國粹,在世界文化之中都有著極高地位。
第43期【劍圖國學(xué)課堂】帶你了解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王羲之的《蘭亭序》素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書法史上最輝煌的明星,閃耀了幾千年,照亮了無數(shù)人,凡學(xué)書者無不去臨摹蘭亭序。王羲之的書法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很多前人的書法因王羲之而重新整理、創(chuàng)新之后較完整的形成了書法美學(xué)體系。但最重要的是時至今日,草書的寫法一直是延續(xù)王羲之的規(guī)范,無人能重新規(guī)定,這就是書圣厲害之處。王羲之不光是蘭亭序天下第一,他的書法理論和書法奇跡,更是一座豐碑。
不經(jīng)意間的神來之筆
《蘭亭序》,又被稱為《蘭亭集序》《蘭亭宴集序》。此書法帖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與蘇軾《寒食帖》、顏真卿《祭侄文稿》并稱為三大行書書法帖。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大家,由于他的兒子王獻(xiàn)之的書法作品也廣受推崇,后世便將這父子兩人并稱為“二王”。王羲之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楷書以《黃庭經(jīng)》《樂毅論》等最有名,行書以《快雪時晴帖》《喪亂帖》最出色,草書則以《十七帖》最傳神,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被譽(yù)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不僅是有名的書法作品,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散文。王羲之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博眾家之長,冶煉于一爐,創(chuàng)造出封神蓋代、天質(zhì)自然的行書作品,被后世譽(yù)為“書圣”。
《蘭亭序》是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傳說,當(dāng)時的王羲之是乘著酒興,在眾人的建議下,提筆潑墨,一氣呵成,寫下了這篇名傳天下、精美絕倫的曠世佳作。
《蘭亭序》以其清新優(yōu)美的文章,道健飄逸的書法,被歷代書界奉為極品。宋代著名書法家米芾將其稱為“中國行書第一帖”。此文主要記述了他與當(dāng)時社會上的名流以及眾多文人墨客,共聚蘭亭、修事業(yè)的盛況。文章闡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觀點,并且批評了士大夫之虛無的思想觀念。通篇文章顯然是作者有感而作,緣情而發(fā)。但是,作為一篇文集的序,還是要論述一下此次結(jié)集的目的。正如文中所說,他們“引觴曲水,飲酒賦詩,暢敘幽情,何其痛哉”!
然而,“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所以,他們將自己賦的詩全部收錄下來,讓它們流芳百世,不至于其泯滅陳跡。讓其他閱覽的人,能夠如作者一般,生發(fā)出“死生亦大矣”的人生慨嘆。
掃碼觀看歷史故事視頻:王羲之——中華書圣
來欣賞“天下第一行書”的內(nèi)容吧!
《蘭亭集序》
【作者】王羲之 【朝代】魏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閱讀推薦】
《名家寫名人 白鵝的孩子王羲之》
館藏地點:梅州市劍英圖書館少兒部
索書號:K825.7/190
簡介:他是洗硯池畔的孩子,一生愛鵝,被稱為白鵝的孩子。他勤奮刻苦,終有所成,被譽(yù)為一代“書圣”。曲水流觴,引出了名士們的三十七首詩。他為之所作的《蘭亭序》成為我國書法藝術(shù)中的瑰寶,讓我們跨越時空,體味書法藝術(shù)的無窮魅力。
支持單位:杭州晨星創(chuàng)文網(wǎng)絡(luò)科技有限公司
終審:李漢興
初審:何綺華、朱栢明
編輯:葉舒婷
供稿:潘綺圓